|
|
|
活動公告 |
|
|
你使用的APP安全嗎?
使用智慧型手機如同使用個人電腦一般,下載軟體或登錄社群網站,皆應時時保持戒心。
你使用的APP安全嗎?
◎陳婠綺
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其功能越來越強大,如同一台隨身電腦,加上使用者將許多檔案、照片也存放於手機內,因此智慧型手機延伸出的資安問題已成為國人的重要議題。
現在隨處可見的「低頭族」,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,想要下載各種 APP軟體只要手指輕輕一按就能搞定。APP市場競爭激烈,不少業者紛紛祭出「免費」軟體吸引消費者,但看似免費的背後,付出的可能是親朋好友的隱私。目前免費的APP資安軟體與付費版本最大的差異主要是功能上的不同,免費版本主要是提供基礎的偵測與防護,進階功能則必須購買付費版本。甚至有些APP本來是付費軟體,卻在重新上傳後,成為免費軟體,許多人不疑有他,還以為撿到便宜,就在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。Google雖然在Android Police回報後,5分鐘內就將這些軟體下架,但下載數可能已經超過五萬次。更可怕的是,Google本來還特別提供了名為Android Market Security Tool的工具,用以清除那些惡意軟體對手機所做的修改,從而防止手機在感染惡意軟體後,將手機中的重要資訊上傳給不法分子;結果這些歹徒居然也將Google開發的反木馬工具,改變成木馬化應用程式。這個軟體不但會蒐集手機中的相關資訊,傳送到遠端的網站,還會不經使用者允許就執行某些功能和動作,包括修改通話紀錄、攔截或監控訊息,以及下載影片等,可見手機惡意軟體的可怕程度,絕對不輸給個人電腦的惡意軟體。
事實上,相較於個人電腦用戶對下載軟體已有基本戒心,而智慧型手機用戶尚未建立起相同習慣,讓中毒的可能性大增。手機資安的問題,因為越來越多的社交網站都已推出多平台移動設備用戶端,而變得更加嚴重。這些行動裝置端的安全防禦,也比個人電腦端要差很多,加上咖啡廳、機場、旅館等公共場所提供的無線網路安全問題,讓網路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的攻擊管道,變得越來越多。
現今網路正熱門的社群網站Facebook,也可能成為駭客釣魚的釣餌;駭客假冒Facebook名義,發送假警告信件給使用者,但使用者卻不知道其內含釣魚網頁連結,讓使用者誤信帳號已遭檢舉為垃圾帳號,需於24小時內立即點選email內的連結進行帳號安全性確認,否則帳號將可能遭永久停用。使用者一旦點選該網址後,使用者將被導向特定網頁,該網頁貌似Facebook的安全檢測系統,要求使用者輸入註冊Facebook的email帳號、密碼及生日等個人資料;輸入該網頁所要求的訊息後,使用者將再被導向另一個網頁,並被要求提供信用卡等相關資訊,最後導致個資外洩。
近來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,使用者個人的隱私風險,也經常暴露在各種惡意程式攻擊的威脅中,智慧型手機的資安問題逐漸浮現。由於現代人將許多重要的資料、照片、訊息都存放在智慧型手機中,手機一旦遺失就可能造成重大的個資外洩問題。現今的手機未必只是一支電話,它還可能成為個人的錢包、身分證、電話簿及家庭相薄,當我們的行動裝置具有以上用途,若遭遺失或被盜,便會造成敏感資料外洩風險。再加上使用者十分依賴各項APP程式的功能,根據國外媒體報導顯示,許多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條款中,允許手機程式開發商可以查閱手機用戶的個人資料,甚至查看照片、通話對象等,個人資料就在不知不覺中外洩。許多手機用戶在下載付費或是免費的APP程式時,未詳閱程式使用條款即按下同意,此舉可能讓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有權搜尋手機內的相片,或是手機用戶的所在位置。社群網站Facebook、Badoo、雅虎公司和照片分享網站 Flickr,皆坦承透過搭載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,可讀取手機用戶的簡訊。其餘不知名、免費下載的應用程式,大多在使用條款及條件中,也明確寫到有權取得用戶的個人資料。
程式開發商看準個人資訊能讓社群網站的定位更明確,若能提供更貼近使用者的服務則能增添網站的魅力,因此「個資」儼然成了所有業者最垂涎的商品。一項由臉書技術支援的雅虎公司服務,要求使用者提供宗教信仰、政治傾向才能進入;網路電話Skype也透過使用者拿到他們朋友的臉書照片和個資。雖然臉書要求APP在取得使用者的個資前,必須徵求使用者的許可,但若是朋友資料遭外流,當事人也不會收到任何通知。不少人開始擔心,這些看似免費的服務,實則賠上隱私代價,反倒是握有這些籌碼的業者,能吸引廣告主、APP開發商或是更大的商機。
隨著手持行動網路的普及,資訊安全已從傳統電腦作業系統,擴展到手持裝置系統,部分消費者也開始建立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防毒功能。但資安業者還是提醒民眾,除了安裝適當的防毒軟體之外,更應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,以保護自身的資料安全。
面對日益氾濫的手機病毒,手機用戶也不是沒有預防之道,只要遵守下列防毒程序,還是可以將手機病毒有效隔離:
一、慎用藍芽裝置。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樣,病毒肆虐期間,如果到公眾場合,最好暫時關閉手機上的藍芽接收功能。如果有陌生的手機,或任何擁有藍芽裝置的機器請求連接,最好不要接受;就算是收到朋友傳送的多媒體簡訊,對於來路不明的手機程式,還是不要任意安裝。
二、接收到亂碼顯示的文字簡訊和多媒體簡訊時,最好立即刪除,因為這些亂碼簡訊,很有可能暗藏惡意的程式碼。
三、確認手機下載網站的安全性。許多智慧型手機的用戶喜歡到網路上找尋免費的軟體下載,不過這些網站卻可能是暗藏手機病毒的大毒窟。為了要遠離手機病毒,最好不要到來路不明的網站下載軟體程式。
四、如同電腦一樣,安裝防毒軟體,定期掃毒,能夠減少手機遭到數位病毒感染的機率。
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導致手機資訊外洩的案例屢見不鮮,加上雲端運算和虛擬化,外洩的個資無論是關於個人品德缺陷或遭敵威脅利誘,都已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;身為基層的我們雖沒有接觸國家安全的重大機密,也不具有決定國家指導方針的權力,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組成捍衛國土的堅實分子,所以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,並應該戒慎恐懼,攜手共同面對這項威脅,體認國家安全、匹夫有責的觀念。唯有每個人都自我要求,恪遵規定,才能建構一個堅若磐石的安全網。
發佈單位:教務處
日期:2014-01-20
|
|
|